开云官网-沙尔克客场惨败,球队调整迫在眉睫
点击标题下「金融首席观察」可快速关注
前不久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表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既抑制房地产泡沫,又防止出现大起大落。根据内部人士透露,税务局逐步完善各类税种,不断改革,同时加快房地产税立法的推进。那么,如果房地产税真的来了,你怕吗?
试点结果不甚如人意,房地产税推行迫在眉睫
对于房地产税的讨论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话题。房地产税是指一切与房地产经济运动过程有直接关系的税。其中包括房地产业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城市房地产税、印花税、土地增值税、投资方向调节税、契税、耕地占用税等。
点击标题下「金融首席观察」可快速关注
前不久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表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既抑制房地产泡沫,又防止出现大起大落。根据内部人士透露,税务局逐步完善各类税种,不断改革,同时加快房地产税立法的推进。那么,如果房地产税真的来了,你怕吗?
试点结果不甚如人意,房地产税推行迫在眉睫
对于房地产税的讨论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话题。房地产税是指一切与房地产经济运动过程有直接关系的税。其中包括房地产业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城市房地产税、印花税、土地增值税、投资方向调节税、契税、耕地占用税等。
作为一种调节性税收,房地产税的征收与否关乎国家收入,牵连着每个人的生活,试点——立法——推行,每一个环节都要小心翼翼,思虑周到。
2011年1月27日,上海、重庆宣布开始试点房产税,上海征收对象为本市居民新购房且属于第二套及以上住房和非本市居民新购房,税率暂定0.6%;重庆征收对象是独栋别墅高档公寓,以及无工作户口无投资人员所购二套房,税率为0.5%~1.2%。自2013年1月1日起,重庆高档住房应税价格又开始执行新标准,应税价格起点从2012年的12152元/平方米提高为12779元/平方米,上涨幅度为5.16%。
经过短期的试点,效果不甚如人意。数据显示,在2012年,重庆、上海两地试点征收房产税表现并不如预期,重庆只收上1亿多元,上海也只有20多亿元。
试点失败,带来了一系列关于房地产税如何推行的反思。业内专家指出,房地产税的问题在中国很复杂。首先,房地产税的征收,第一前提是建立是在房屋产权属于房屋所有者,而目前,到期归还的国家所有的土地制度,是阻碍房地产税落地生根的最重要阻碍,要征收房地产税,第一要务就是确定房屋产权。其次,中国房地产之火爆不言而喻,居高不下的房价一方面使很多购房者望而却步,一方面使得投机多发,市场寄希望通过房地产税等一系列长效机制来压低房价,房地产税的推出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
产权制度:横在房地产税前面的挡路石
曾经,房屋产权到期是个很遥远的话题。直至,2016年4月,媒体曝出了温州20年住宅用房用地使用期限到期,居民要花三十万元进行延期的新闻。尽管温州市国土局在第一时间回应:“收取几十万元出让金才能续期”是对信息的误读。但关于房屋产权到期后的解决问题被提上了日程,引发了各界社会人士的广泛关注。
房屋产权的争议主要是由于相关法律空白导致的,梳理我国关于房屋产权的相关法律如下:
土地使用房屋产权法律梳理
不难发现,在一部部法律的更迭中,我们看到了一种良好的趋势,国家正在试图解决研究关于房屋产权的问题。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没有明确的法律进行说明时,过度解读国家政策以及过度乐观的预计都可能乐极生悲。无论如何,关于房屋产权制度,我们终于看到了一个比较好的发展,甚至有人将此戏称为“年度最好消息”。
房市病态:市场呼唤长效机制
从国民经济来说,如果说过去二十年,为中国创造了巨额财富的行业,绝对非房地产莫属。
纵观全年,2016年,是中国房地产疯狂发展的一年。虽然在10月初的调控后,房地产有所降温,但在年初去库存以及信贷政策的强劲支持下,今年房地产的业绩之绚丽,仍让人始料不及。1-11月,中国商品房销售面积达13.58亿平米,同比增长24.3%,提前刷新了之前全年房屋销售的最高纪录,同时,前11月销售额达到102503亿元,是中国房地产历史上年销售额首次突破10亿大关。房地产的火爆,不言而喻。但也带来一系列房地产市场的不规则行为,投机需求多发,对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和整顿显得尤为重要。
国家调控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
2016年春节前后三轮政策利好,助力房产发展。
2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联合银监会首先送出“信贷大礼”,决定在不实施限购的城市对首套房首付比例最低降至两成,二套房首付比例最低可付三成。
2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住建部联合财政部发布通知,将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存款利率,由现行按照归集时间执行活期和三个月存款基准利率,调整为统一按一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执行。
2月19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住建部三部门发布《关于调整房地产交易环节契税营业税优惠政策的通知》,对个人购买前两套住房给予降低契税优惠;对个人将购买2年以上(含2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营业税。
2016年两会,李克强强调:住房既是经济问题更是民生问题。
在2016年3月召开的两会上,关于房地产的调控,李克强总理明确指出: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住房既是经济问题,更是民生问题;要求强化地方政府合理调控房地产市场的责任,因地制宜,分城施策;中国城镇化进程还在加快,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需求是刚性的,鼓励居民自住性住房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保持房地产长期平稳健康发展。这段讲话奠定了2016年房地产政策的基本方向。
9月30日起,25余座城市相继出台50多次调控
市场的发展并不像理想中那么健康平稳。2016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疯狂,在于其早已不是简单的房屋居住的问题,而是成为了一种资本游戏,投资和投机需求成为主流。对此,国家频频出手开始调控房地产市场,其中力度最大的一次发生在十一黄金周期间。
9月30日起,北京、天价、苏州等超过25个城市相继出台了50多次调控措施——限购限贷提高首付,自北京开始蔓延到各个城市,掀起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新一轮降温。数据显示,在政策执行后,一二线城市10月及11月商品住宅成交量有所回落,可见本次调控力度之大和房地产行业本身的问题之亟待解决。
11月28日,上海天津再度出拳,继续收紧
11月28日晚,上海、天津两市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突出重拳,在信贷和土地市场等方面,继续收紧调控措施。上海出台了房贷新政,首付款比例不低于35%;天津的最低首付款比例为30%。其实这次调控力度并不大,首套房首付比例有所提高但幅度不大,对购房者的影响并不大,但其中的政策信号,以及希望达到的杀伤力不容置疑。
12月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加快研究税收等长效机制
房地产市场越火爆基于其本身的问题就越发关于国家经济的生死存亡,就越发亟待解决。12月16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表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既抑制房地产泡沫,又防止出现大起大落。
对此,经济学家贾康公开表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是打摆子式的,调控主要是指标而不是治本,要想治本就要建立框架制度。对此,贾康表示,房地产税不可以像定海神针一招决定全局,但是它是制度建立的必选项,“房产税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房地产税也是万万不能的”。
和他持相同观点的还有中原地产首席市场分析师张大伟,他分析到,房地产调控更多是短期政策,所以经常因为经济走势不同而出现波动,长效机制意味着房地产市场发展不能只靠一时的应急调控政策,关键是需要完善长期制度建设,房地产税等长效政策有望加快落地。
世界各国房地产税一览
当然,关于房地产税如何征收,国际上早已有先例。世界各国房地产税一览:
世界各国房地产税一览
展望未来:经济学家眼中的房地产税
楼继伟曾在7月23日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称,要义务反顾推行房地产税改革。11月4日,楼继伟表示,房地产税等税制改革正在积极推进中。
在12月29日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中,总结了2016年财政工作,部署了2017年重点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研究制定个人收入和入和财产信息系统建设总体方案等任务。对于房地产税,却只字未提。对此,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杨志勇认为,“个税改革肯定会早于房地产税。房地产税肯定更难,恐怕还得推后。”
回顾房地产税走过的历程,展望未来,不难发现,房地产税的推出是一定的,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众多的业内人士及经济学家也对此表示了自己的看法:
国土资源调控部和监测司巡视员董祚继表示,“房地产税迟早要推出,但也要把握好度,毕竟大部分人是有房子的,过头了,影响会更大,关系更大。所以,力度和时机要把握好,估计最终出台还需要一段时间。虽然很难,哪怕起点低,也要先起步。”
经济学家许小年表示,房产税的推出,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只是时间早晚了,不可更改。之所以迟迟不出来,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压力太大,来自贪官们的压力。但等他们认清形势,出完货之后,这把刀子就会放到老百姓的脖子上。
经济学家吴敬琏表示,房产税本来的功能跟调节房价和反腐没关系,它的主要功能是使财产分配得比较平等些,附加的功能是抑制投机。房价在原有的格局下,一向是很多地方的财政支撑,如果出台房产税使房地产经营困难加大,会有很多问题。而且,降低房价也不能靠这个办法,最根本的是少发点票子。
对于房地产税如何推进,经济学家马光远表示,在房产税真正立法之前,起码应该明确回答三个问题:一、能做到征收房地产税取消土地出让金吗?二、能做到在征收房地产税这个新的税种的同时,取消交易环节的其它税费吗?能做到不增加税费负担吗?不要忘了,中国目前涉及房地产的税费,加上土地出让金,保守估计占到房价的60%到70%了。三、征收房地产税的目的是什么?欧美等国,有房产税的,都是用于地方民生,我们的目的是什么?

经济学家厉以宁表示,首先,70年的使用权和真正的个人所有是不一样的。第二,房产一定要分清楚是第一套房、第二套房还是第三套房,不能笼统提房产税。现在上海和重庆正在试点,有各自的规定。但作为整体来说,这个问题需要更清楚一些。第三,就是应该把不同类型的住房进行区分。厉以宁举例,比如需要区分房屋是属于社会保障性的住房,还是为了改善生活的住房。另外,高档的住房,像花园洋房,高档别墅等,可以另外讨论。总之,房产税要进一步研究。可以试点,但是要不断的总结经验,不要匆匆忙忙试点完了就全国推广。
经济学家李稻葵表示,房地产税应该交给地方人大,要因地制宜,而不要全国一刀切。因为各个地方的情况不一样,北上广等比较成熟的地区应当在充分沟通基础之上征收房地产税,公共服务缺乏的地方就暂缓征收房地产税。一地的房价不仅由房子组成,还由附近的环境、方便程度等组成,因房价上涨得到实际利益的业主,也享受房价上升所带来的公共服务。例如,政府为保持环境整洁支付费用,享受干净环境的业主也应支付费用。
经济学家贾康表示,房地产层面的制度建设至少有四个方面,分别是:土地制度、住房制度、投融资制度、税制改革。房地产税有利于遏制社会中间的收入差距,防范两极分化,也会使直接税的比重提高,而减少低端的税收痛苦程度,改变原来以间接税为主的顺周期的弊病,这也是现代化税制必须追求的境界。房地产税实施办法一定要适应中国的国情和公众的心理,不能照搬美国、日本等国家房地产税普遍征收的模式和经验,同时要做好税、费、地合在一起的制度协调,“一定要处理好社会可接受的负担,不同类型负担怎么样分流、归位、理顺相互关系问题,这是配套改革一定要处理好的问题。”

对于房地产税推行后的市场前瞻,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魏尚进表示,房产税一旦出台,对一线城市影响不会小,一线城市投机性需求可能较高,不少买房者出于投资来购买一线城市房产,由此,一线城市房产市场将很大程度受到未来房产税等政策影响,这种影响不会小于二三四线城市。
市场上,部分人寄希望于通过房地产税来压制房价,对此,经济学家马光远表示,房产税根本无法起到平抑房价的作用。从税率来看,不管是1%,还是0.5%,和目前房价的涨幅根本不能相提并论,甚至和CPI的涨幅都无法企及;从征收对象来看,房产税的征收只是悬在中产阶级头上的一把剑而已,对于没能力买房的低收入者和真正富有的阶层都构不成负担。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